灰指甲前兆的6种表现,你中招了吗?
灰指甲又称“甲真菌病”、“甲癣”,是指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严重者久治不愈,手指、脚趾都可发病,且具有传染性。灰指甲我们经常听说,但是在问及灰指甲的症状诊断的时候,很多朋友除了知道灰指甲会导致指甲颜色变灰之外,并不知道还有什么症状。其实灰指甲在早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如果仅通过颜色很难判断,因此今天我们给您介绍一下,如果出现以下6种常见症状,很可能是灰指甲病发的前兆,即已经有了真菌感染而尚未达到颜色改变,需引起重视。
1、甲板增厚: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甲板中的角质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角质物的堆积使甲板增厚。甲板的增厚也加深了甲床混浊程度,一般它可以比正常甲板厚出1~3倍以上。
2、表面凹凸不平:由于甲板或甲板下有角质物堆积,同时甲板又被破坏,使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泽,这种凹凸不平既为纵向,也可以为横向。同时也可以理解到病甲的主要病变在甲板下。
3、甲板变脆易碎:由于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在角质溶解酶的作用下,角质但白被溶解,形成角质细小颗粒,被破坏的甲板缺乏弹性和韧性而变脆,角质颗粒呈粉末状易于脱落、松散而变得碎杂。
4、指甲分层:增厚的角质物变干,变碎屑,变脆,它容易从甲板与甲床之间脱落下来,使得原本与指肉粘合的指甲表层,出现中空现象,即指甲分为2层,表层与指肉分离,另外分离出一层薄薄的甲质粘在指肉上。
5、甲板翘起:真菌和增生的角质物在甲板下大量堆积,使甲板的远端明显高出而呈翘起状,此时病甲变肥厚,更混浊,变色也更明显。
6、甲板萎缩:甲板被真菌的菌丝和孢子破坏,增生的角质特呈碎屑状从表面层上脱落,最后完全被剥蚀掉,只留下少许甲板残根。
预防灰指甲,特别是出现了早期表现的,日常如何做好防护?
1、防止感染进展
如果指甲出现绿色斑块,可能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将使指甲松动,此时应该补充嗜酸菌,比如酸奶就是不错的选择。积极的话,可以求助专科医生。
2、勿剪茧皮
对于灰指甲的护理,一定记住勿剪指甲两侧的茧皮,特别是一些不正规的修脚,如此容易引起发炎。如果有糖尿病,若发现指甲两侧发炎,医院就诊,因为这种感染可能传播到他处。
3、勿用碱性洗液
生活中,洗手或洗碗、洗衣时,最好不要用碱性洗液,它会对你的皮肤造成伤害。洗完手或东西时别忘了搽护肤霜。
4、家务戴手套
建议做家务时,应戴手套,尤其是洗碗、洗衣等接触化学洗剂时。如果将手浸泡于过量的肥皂水中,可能引起指甲松弛。水使指甲膨胀,当指甲脱水干燥后,又容易收缩,导致指甲松动及易碎。
5、做好个人防护
浴巾、脚盆、拖鞋,避免与病患者接触,一旦被传染应尽早治疗。另外,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的发生。
我院皮肤科开展湿疹、痤疮、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诊治,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解除皮肤之忧虑。
武医院
总机:-
编者:刘俊鹏
报送:黄佳倩
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