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甲癣2016年版

导语:为了方便临床医生查询,我们将持续更新疾病指南、路径。后台回复:y+关键词或y+关键词首字母,如:“y甲藓、yjx”,即可获得对应文章的链接。

一、甲癣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癣(ICD–10:B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年版)(中华皮肤科杂志,,26(9):–52)。

1.临床表现:患者甲板可以表现为浑浊、增厚、分离、变色、萎缩、脱落、翘起、表面凹凸不平、钩甲以及甲沟炎等;

2.临床可分为远端(侧缘)甲下型、近端甲下型、浅表白色型、甲内型、全甲破坏型等五种类型;

3.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

4.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甲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年版)(中华皮肤科杂志,,26(9):–52)。

1.系统用药适用于甲母质受累的DLSO、PSO和TDO等严重的甲真菌病。年老体弱者和肝肾功能严重受累者应慎用。

(1)特比萘芬:采用连续疗法,剂量为mg/d,疗程指甲癣6周,趾甲真菌病12周。

(2)伊曲康唑:采用冲击疗法,每月第1周服药,mg/d(分2次口服,与饭同服),疗程指甲癣2~3个冲击,趾甲癣为3~4个冲击。

(3)氟康唑:采用间歇冲击疗法,每周mg~mg,连用3~9个月。

2.局部用药:适用于SWO及未累及甲母质的DLSO等早期和轻型损害,还可作为甲真菌病系统治疗的辅助用药。要包括外用抗真菌制剂、防腐剂、消毒剂、角质剥脱剂等。由于甲的特殊结构,大多数药物难于渗透入甲板,无法发挥其抑菌或杀菌活性。需要较长疗程,指甲真菌病至少需6个月,趾甲真菌病需9~12个月。

3.化学拔甲:通过外用角质剥脱性药物来剥除甲板。目前主要是高浓度尿素软膏(40%)。

4.联合治疗:适用于重症甲真菌病和单用一种治疗失败的病例。口服药物联合外用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联合治疗组合,目标是达到最佳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B35.甲癣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真菌镜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真菌培养、真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局部X线和超声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六)药物的选择与治疗疗程

1.局部药物应用指证为远端受损甲板50%;无甲母质受累;受累指趾甲数目4个;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目前主要有5%阿莫罗芬甲搽剂,每周1次或2次外用,连续48周。还可外用其他唑类、丙烯胺类及角质剥脱类药物。

2.系统药物除适于外用药物治疗以外的各种临床类型,均可选用系统药物治疗,目前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1)特比萘芬:采用连续疗法,成人剂量mg,每日1次;疗程指甲真菌病为6周,趾甲真菌病为12周。

(2)伊曲康唑:采用冲击疗法,成人剂量mg,每日2次,脂餐后即服或餐时服用,连服1周,停药3周,为一个冲击治疗。疗程指甲真菌病2~3个冲击,趾甲真菌病3~4个冲击。

(3)氟康唑:每周一次,剂量mg、mg或mg,疗程3~9个月。

(七)治疗后复查的检查项目

(1)仅外用药物时: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必要时);

(2)系统药物治疗时: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必要时)、血常规、肝肾功能。

(八)治愈标准

(1)甲板损害消退,或仅有甲板远端轻度异常(甲板1/10)。

(2)连续两次真菌镜检阴性,或连续两次真菌镜检阴性和真菌培养阴性。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严重的伴发症状,如合并感染(甲沟炎等),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可能延长治疗时间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或住院治疗。

二、甲癣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甲癣(ICD–10:B3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初诊日期:年月日第一次复诊日期:年月日

第二次复诊日期:年月日第三次复诊日期:年月日

第四次复诊日期:年月日第五次复诊日期:年月日

第六次复诊日期:年月日

标准门诊治疗周数12~24周,观察至28周或更长

赞赏

长按







































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ku.com/jxzlyy/7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