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三人坛(第六期)(组图)
徐建明1954年生,江苏吴县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建筑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杨耀宁1958年生,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
毕宝祥1960年生,江苏南京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建明《秦岭寒霜》185×1452012年杨耀宁《浩气凌霄》250×2502014年毕宝祥《山苍水幽图》34×1362012年
徐建明
艺术创作需要个性,它关系到艺术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存在。犹如一个品牌的创建和行世。山水画家要发挥其个性表现方式,有赖画家对山水画的整体认知和对文化的判断,审美能力,技法驾驭诸多方面的修养,构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意境、图式、笔墨等等。以在众多山水画中具有不可替换性。山水画经历千百年的积淀,构白癜风该如何治疗成这个艺术门类的共同标准,即所谓“共性”,在画家创作时这是必备的,在此条件下发挥个性表现,其具有一定难度,而1昧地刻意夸大个性,从而违背了山水画的基本规律,构成“自定义”怪圈,这并不是个性的表达,这是一个误区。1但如此,其实是将专业艺术水准业余化,我们需要即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山水画,它是一种声调,他人绝无的极致表现,如黄宾虹、傅抱石等人的作品,在1定时空中发挥了个性的气力,注入了山水画史,构成时期标志,小我融入大我,成为个性化的经典,影响后世,一个画家如能到达这个境地,其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因此也可见“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
杨耀宁
艺术创作个性是画家对生活、对自然极具独特的创造性的解读和表达,是画家生活,修养,和所置身的文化生态凝聚而成的。是画家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方式,是画家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也是画家让精神,情感和创造性的思惟得以提高升华的重要体现。
画家的个性是其个性化表现形式的最重要的因素,画家与身俱来的白癜风原因气质特点和在后天实践中构成的生命体验,是画家个人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画家必须充分应用个性化语言,独特的艺术思惟,和典型性的表现图示,其作品才会有巨大的驱动力和生命力,才能与读者产生广泛的共鸣。
210多年前,国内刚刚兴起一点收藏热,我的一名做进出口贸易的老友想收藏一点近现代最有价值的作品。我脱口而出:傅抱石!李可染!他问为何,我说由于有3:1是他们的艺术作品不是在背离他们所处的文化生态下的“洋画”,而是站在民族文化艺术高地上的推陈,和包容多种艺术后的出新;2是他们的艺术是超出他们那个时期而能光映后人的;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艺术作品是不同于前人,不同于“洋人”,也不同于同时代人的,是极具个性特点的,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艺术观念的转变,人们不断加深对艺术创作主体个性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显现出画家对创作主体个性的企盼和寻求,这也成为现时代评判艺术的重要因素和衡量标准。
毕宝祥
艺术创作除格调、技能之外,个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山水画也不例外。作品的个性反应的是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独到理解。就像写文章,人云亦云就没有价值了。
但并不是有个性的画就一定有价值。如果写文章学理不通、观点不对、逻辑不严,即便再有特点也一文不值。一样,山水画创作如果不是建立在对山水画有着系统地研究和深入地理解,和对山水画特有技法熟练地掌握之上,其个性也毫无价值。所以,个性不是故弄玄虚;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盲目创新。个性是画家在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瓜熟蒂落”;是学养、认识、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的“水满自溢”。总之,个性是要靠实力来支持的!就像任何个性化的建筑一定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