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病治疗小妙招,你学到了吗夏季理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夏季的特点是气候温热、光线强、蚊虫较多,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排汗量大有关。如果出汗后,不及时清洗,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对于婴幼儿来说,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常见夏季皮肤病,是汗液堵塞汗孔导致的皮肤异常。好发于颈部、前胸、后背、腋下,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周围皮肤发红,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

喜晴

空白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常见皮肤病

1、痱子

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

2、晒伤

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

3、丘疹性荨麻疹

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4、过敏性皮肤病

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使过敏体质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肤过敏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状如感冒;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

5、病毒性皮肤病

有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

6、湿疹

很多人在夏天都会出大量的汗,尤其是一些喜欢健身的朋友,在健身完之后通常是大汗淋漓。如果总是穿着闷不透风的衣服,就会产生湿疹。湿疹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如果能找到自己为什么患上湿疹,那就能够对症下药了。在平时要想预防湿疹,一定要经常换衣物,保持房间的通风与舒适。经常洗澡洗头,保持身体的清洁。

疗养

空白

预防措施

湿疹药方

中医疗法

那么如何应对夏季皮肤病呢,

小念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

预防措施

花斑癣“汗斑”

1、勤洗浴,保护皮肤清洁。

2、勤换衣服,尤其着身内衣洗去汗液后,宜日晒或煮沸消毒。

体癣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清洗阴股部,保持局部洁净;勤换内裤,经常洗晒衣被,有利痊愈。

2、穿着宽松,内衣裤更换为吸水性好的柔软棉质。

3、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疾,如手足癣、甲癣和体癣等,以利根治,防止复发。

日照性皮炎“日晒伤”

1、出门必防晒:出门前防晒霜或者BB霜都是必须使用的,出门要带太阳伞或者遮阳帽。中午时分阳光最强,尽量不要此时出门。而且,如果是在海边下海游泳的,游泳完用淡水冲洗之后,一定要涂抹防晒霜和注意皮肤的补水。

2、合理饮食:要知道最好的防晒斑方法就是合理饮食。夏天少吃一些感光类的食物,如芹菜、香菜等。多吃一些能预防长斑的食物,如柠檬、番茄等。

湿疹

1、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3、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多喝白开水,饮食清淡,是预防湿疹的重要内容之一。预防湿疹需要保持皮肤干净清洁,避免长时间曝晒,尽量不要到花草树木多的地方游玩。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夏季皮肤病有很多种,以下介绍一下病症的中药疗法:

湿疹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

1、清热除湿汤

龙胆草、黄芩、丹皮、赤茯苓、泽泻、萆薛、苦参各10g,车前草15g,六一散(包煎)、生地各30g。热盛者加白茅根15g,生石膏30g(包煎);湿盛者加牛薏仁、通草各10g;痒甚者加白鲜皮30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

每日1剂,早晚饭前1小时各服1次。同时配合以下外治法:

有糜烂渗出者,用3%硼酸溶液做开放性冷湿敷,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湿敷间歇期外涂氧化锌油;

无糜烂渗出者,外涂炉甘石洗剂,每日3~5次。共用药2周。

2、术苓除湿汤

炒白术10g,苍术15g,茯苓15g,泽泻10g,猪苓10g.薏苡仁20g,厚朴10g,陈皮10g,滑石18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甘草3g。

湿邪偏于下焦者可加黄柏、川牛膝;瘙痒甚者可加乌梢蛇、刺蒺藜;

日久皮损色黯者可加丹参、当归。每日1剂,水煎至ml,早晚分服。

4、外洗除湿汤

龙胆草10g,苦参30g,蛇床子30g,黄柏20g,地肤子30g,车前草30g,黄芩10g,生地30g,丹皮15g,赤芍15g,马齿苋30g,板蓝根30g,六-散10g。湿热型加土茯苓15g;

脾虚湿阻型加茯苓、白术各10g;

血虚风燥型加川芎10g,何首乌20g;瘀毒积聚型加桃仁、红花各10g;体弱气虚型加黄芪、党参各15g;

脂溢性湿疹加茵陈、山楂各10g。1日剂,水煎两次浸洗或湿敷患处,每天2~5次。

中医治疗

1、日晒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湿热毒为内因,日光暴晒为外因,内外相合,热蕴肌肤,化为热毒而致病。

防治:

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局部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等,湿敷;还可以根据体质服用一些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药物。

2、痱子

中医认为,暑湿蕴蒸皮肤,汗泄不畅所致本病。

防治:

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可用少许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加入温水中沐浴,擦净后外扑痱子粉或六一散。脓疱性可用青黛散加入冰硼散麻油调敷。

3、夏季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是暑热脾湿,蕴蒸肌肤所致。

防治:

1、在盛夏时可处于避暑处,外涂炉甘柘洗剂或律草30g,徐长卿30g煎水温洗患处。

2、可选用荷叶,绿豆,西瓜翠衣水煎代茶饮。

3、口服藿香正气水,有清热化湿,和营止痒的功效。

及时治疗

温馨小贴士:

总的来说就是,防治皮肤病,生活习惯最重要。所以建议出现病症及时就诊,在家遵医嘱做好护理是患者最需要做好的。

脱离剂量谈疗效是无意义的,同理适当少吹空调对身体的影响也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在适当控制的同时只需注意科学合理。欢迎大家来到应念堂,领取专属与您的健康养生方案!

徐寅阅读

6分钟图

pixabay

应真平医师

江西南昌大学医学学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医师(年至年),先后于急诊科主治医师、内科、骨外科住院医师。

-年参加中国解放军东海12号军事实战演习,任医疗组急诊应急队成员。

-年参加了“5.23”列车脱轨抢救,任急救队长。

--多次担任鹰潭市特警大队的急救教学及演习保障医生

家族四代世袭中医医学,系伤寒派传承中医脉,自幼诵习《黄帝内经》《伤寒论》《血症论》《本草纲目》等中医古籍,进山寻药,祖传针灸手法。从医14年,临床诊治病种十分广泛,内、外、妇、儿、骨伤、杂病无所不涉,多收良效。尤擅长针灸调理及方剂,膏方治疗烫伤、外伤、乳腺增生、面瘫、肩颈及腰部不适等疑难杂病。

家传所述:一针二灸三汤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而中医以治未病乃为上医,更注重的是在疾病未发之前,就把疾病给消除了。

※免责声明:1.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ku.com/jxyy/11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