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中医称为“鹅爪风”,学名“甲癣”,其实就是一种甲真菌病,它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霉菌等一大批真菌所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侧缘或甲褶部,表现为指甲颜色和形态异常,一般以1~2个指(趾)甲开始发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手指甲、脚趾甲均可发病,而脚趾甲患病率更高,成人出现甲真菌病的比例约为6~8%。
一则夏季真菌容易繁殖,二则夏季的气候环境也较为特殊,人们很容易感染上各种皮肤疾病,如:脚气、痱子、汗疮疹等,继而由于间接传染诱发灰指甲,所以该病在夏季高发。
常见的灰指甲类型有两大类:
1、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此病损仅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
2、甲下真菌病,又分远端侧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浅表白色型,此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而甲板下发生感染,较为严重且顽固。
防治并重很关键
1、生活中的“土方法”可能对初期、不太严重的灰指甲有效果,但若病甲较多,病情严重者还是需要及时进行专业正规的治疗。
2、对于哺乳期妇女而言,因为处于特殊阶段,因而治疗灰指甲不宜操之过急。若权衡利弊后确实需要治疗,尽量采用外用的方法,口服的抗真菌药物在哺乳期是肯定不能用的。外用药物涂抹后更不要接触孩子,哺乳前记得洗手,不要和孩子用一个毛巾、脸盆,大人衣物与小孩衣物需分开清洗等。
3、灰指甲的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有时防病的效果更胜于治疗。患者的饮食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在炎炎盛夏,更是“防病胜于治病”的关键时期。
宜吃祛湿性的食物(如玉米、薏米、芡实、赤小豆、水芹、洋葱、冬瓜、茼蒿等);
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黄瓜、海带、西瓜、山楂、咖啡等)或适量的燥性食物(如牛肉、羊肉、荔枝、芒果、菠萝等);
忌吃湿性、寒凉性或厚味重的食物(如百合、竹笋、慈姑、河蟹、蛏子、甘蔗、柿子等);
多吃蔬菜水果,至少应占每日饮食的50%的量;
多补充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或维生素A乳剂、啤酒酵母、钙、镁及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C等。
总之,因为药物较难达到作用部位,灰指甲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会反复发作,确实烦人。患者不仅要坚持不懈地治疗,更应防治并重,用药上注意合理、安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