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脚气」,你想起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因为脚臭而不敢在他人面前脱去鞋袜的尴尬?是为了赶跑臭味尝试过的千奇百怪的泡脚土方?
可是说起「脚气」,丁当要说的第一件事是——
「脚气」≠脚臭
脚臭多与多汗有关。
我们的两只脚上有超过25万个汗腺,每天分泌的汗液收集起来,可装小半瓶矿泉水瓶。
在鞋袜的束缚下,脚上分泌的汗液不易蒸发,从而形成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
如果只是潮湿倒也没什么,因为汗液本身没有味道;但是,人体表面还有包括细菌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微生物,鞋袜包裹带来的湿热环境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细菌繁殖会分解皮屑和皮肤角质层中的蛋白质、脂质等,最终释放出一些具有「不愉快气味」的可挥发物质。至此,「脚臭」也就形成了。
细菌+脚汗=「脚臭」
那么「脚臭」怎么办呢?
既然细菌和脚汗是脚臭的「源头」,那么控制细菌繁殖和保持足部干爽就是防治脚臭的「着力点」。
首先,足部多汗有两种可能:
1.青春期的生理性手足多汗症
与其他部位相比,手足部位的汗腺不仅更为丰富,而且更易受性激素、交感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由于第二性征发育,性激素水平大幅升高,于是汗腺便长期处于一个高分泌的状态。
这种类型的足部异味通常在青春期结束后就会自己好啦。
2.先天性交感神经失调的手足多汗症
当我们情绪激动、紧张、愤怒时,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这时我们的手心和脚底都有可能分泌更多的汗液。而在先天性交感神经失调的手足多汗症患者身上,这种情况就会更为明显。
这时候,勤清洁足部、保持足部干爽就更显重要啦。
下面丁当就来教大家几个好方法:
1.避免辛辣刺激以及烈酒等促进发汗的饮食;
2.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比如纯棉、羊毛袜,真皮鞋,网格运动鞋等。尼龙丝袜,光脚穿鞋(拖、凉鞋除外)等会增加脚汗,应避免;
3.由于附着脚汗和脱落皮屑的鞋袜有大量细菌孳生,因此袜子要每日换洗,鞋子也要更换使用,尤其剧烈运动、鞋袜打湿后要及时更换;
4.换下的袜子要翻过来洗,以清除内部的皮屑和细菌,并且要和其他衣物分开清洗;鞋子和鞋垫可以使用抑菌喷剂或散剂进行消毒,也可以放到太阳底下靠紫外线杀菌;
5.每日至少一次,用肥皂和温水洗脚或泡脚5–10分钟以上,注意清除脚趾缝、足底等多汗部位的污垢和死皮;
6.没有消毒药品时,可以往洗脚水里撒一点发面用的小苏打;
7.洗脚沐浴后要将双脚彻底擦干再穿鞋袜;
8.定期修剪脚趾甲,减少污垢、细菌的藏身之处;
9.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将双脚从鞋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当然不建议在公众场合随意脱鞋啦!)。
10.脚汗严重者需要前往专科门诊,排除甲亢、垂体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多汗后,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止汗剂和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万一不仅仅是单纯的「脚臭」怎么办?
有些时候,「脚臭」伴发于「脚气」。
「脚气」即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没有之一。
「脚气」可有下述一种或几种表现:
趾缝或足底的小水疱,可逐渐扩散蔓延、融合成大疱,瘙痒明显;
足底或足跟干燥,皮肤增厚、脱屑,甚至干裂、出血;
趾缝皮肤浸渍发白,易脱落露出潮红糜烂面,瘙痒明显,发生细菌感染时可有臭味。
而它之所以如此常见,是由于它会传染。
它可以通过共用浴具、拖鞋等途径传播,在拖鞋混穿的家庭里,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脚痒」的情况;
假如置之不理,时间长了,有可能蔓延到趾甲上,形成甲癣;
假如患者卫生习惯不好,抠完脚不洗手,它可以蔓延到手上,变成手癣;
假如患者将袜子与其他衣物一起混洗而没有加入衣物消毒剂,它可以通过纺织品进而播散到身体的其他地方,造成股癣、体癣等。
除此之外,「脚气」难治愈且易复发。
这是因为引起足癣的真菌生命力十分顽强。
它们在零下6度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度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甲、趾甲、皮屑中,真菌毒性还能保持一年左右。
因而治疗足癣需要做好与真菌长期斗争的准备。
「脚气」说:现在你应该认识我了吧。
丁当:一旦发现有了「脚气」的迹象,不要自己乱用药,请立即去皮肤科就诊哦。
责任编辑:黄子仪
图片来源:shuttrstock.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