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研学之行1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英语沟通及交流水平,不断增强人文学子的专业素养,年寒假1月11日至2月2日,人文学院教师朱冶和人文学院14位本科生组成的研学团,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开展为期三周的研学活动。

1月11日中午12:00,同学们准时出发去往武汉天河机场。1.12当地时间下午5:20分到达新西兰。新西兰地处南半球,与中国时差5小时,我们抵达新西兰时,正艳阳高照,直到晚上9点时才暮色降临。同学们对即将展开的研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和期待。

DAY1

1.13周一

1.13日上午10:15,坎特伯雷大学的多位老师们,在图书馆的教室里为我们举行了颇具毛利特色的欢迎仪式。坎大老师们用毛利语为我们演唱了欢迎歌曲,人文学院师生们则回赠以精心准备的合唱歌曲《蝴蝶泉边》。坎大老师们教我们学会了代表“你好”和“谢谢”的毛利语:KiaOra,他们还用颇具特色的贴面礼——左手搭肩,右手互握,鼻子相贴——迎接我们的到来。

坎特伯雷大学具有毛利特色的欢迎仪式

11:00,坎大教育学院的Tony和Angelina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随后Angelina带我们参观了坎大的校园环境、图书馆、书店和主要教学楼。我们来到教育学院所在的Rehua楼,领取了上课所用的学习用品,并见到了这三周会始终陪伴我们的教学老师:Monica和Harriet。两位老师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并分别介绍了自己。Monica老师来自巴西,Harriet是新西兰人。明天就要开始正式上课了,我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期待。

参观主要教学楼

分发学习用品

两位美丽的老师Monica和Harriet

整洁开阔的学习环境

DAY2

1.14周二

今天是到达新西兰的第三天,也是我们正式开始上课的第一天。坎大教育学院的Angelina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新西兰的文化生活、风土人情。紧接着,Monica老师开始授课。我们的语言文化课程,立足于对历史文化的深入解读。授课形式是以话题为导向,由老师引发学生进行一连串思考,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充分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答疑。

首先,Monica老师以“教育”为切入点,引出了今天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学校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提出,通过建设公共教育系统,学校有助于更多人接受教育,维持生活,具有工作和获得报酬的能力。无论性别与社会阶层,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学校不是孤立的一环,它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息息相关。它最主要的任务在于“创新”以发展社会。

正在授课的Monica老师

短暂的午间休息过后,另一位老师Harriet带领我们继续学习。她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新西兰教育系统。她通过一个小短片导入,令我们初步了解新西兰现有的教育系统,同时参考其官方网站来看NCEA(NATIONALCERTIFICATEOFEDUCATIONALACHIEVEMENT)。新西兰教育部从年开始,实施新的教育评鉴制度,以一种教育评鉴国家级证书取代目前的考试制度及传统成绩单。新西兰全国中学生的在校成绩,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

结束了第一天的紧凑课程,我们感到每个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新学期,要好好加油哦!

DAY3

1.15周三

我们逐渐习惯了早早起床赶巴士,9点开始上课的紧张节奏,也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

上午,Monica老师继续与我们分享有关教育的话题。她利用农场土豆产量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为例,向我们提示:无论土豆产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循环。随后同学们展开第一次小组讨论,围绕着其他影响教育的因素进行头脑风暴。有的小组提出了当地支柱性产业与教育专业的相互影响。有的小组认为经济水平影响下的生活方式会影响教育,如中国的留守儿童现象。

正在授课的Monica老师

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问题,也成为我们讨论的核心议题。Monica向我们阐明了不同国家中教师构成、教师职业规范条款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我们共同探讨了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等重要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不照本宣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重要的教师素养和教学理念。

下午,我们分成两组进行小组活动,我们的题目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教育。每个人都在纸上画出我们的思维导图,最后向Monica陈述我们的思考结果,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同学都获得了锻炼思维与口语能力的机会。

聚精会神的小伙伴们

我们的思维导图

DAY4

1.16周四

湛蓝天空和温暖日光开启新的一天,空气中氤氲着清风和阳光的味道。我们一如既往地早早来到学校,准备好一天的学习活动。

今天上午的课程中,Harriet老师梳理了新西兰的历史发展轨迹,时间从年绵延至21世纪。其中既有面对外来入侵的危机和斗争,亦有发展过程中国家内部毛利文化的危险处境。通过老师的解释,我们了解到作为新西兰最早居住民族的毛利人,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曲折。随着外来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毛利文化曾遭受冷落。在意识到毛利文化可能渐渐消失的危险后,新西兰在教育方面进行了调整,如设立专门学习毛利语和毛利文化的学校,培养继承毛利语的新一代青年。

Harriet老师上课中

在老师的新西兰简史讲述之后,每个小组被分配复述某一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任务,要求以图画和简要文字的形式呈现。各小组积极准备、协力合作,运用画笔和头脑描绘自己所理解的新西兰历史。在下午的集体展示中,大家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赏。

小组展示之后,Harriet提出“meritocracyeducation”这一话题,在了解英才教育相关信息后,同学们就其利弊进行了交流讨论。

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希望时间放慢前进的步子,感受着今天,期待着明天。

我们今天的成果展示

我们今天的成果展示

DAY5

1.17周五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感受基督城的人文气息,参观博物馆、植物园、艺术中心以及图书馆。Harriet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些小任务,让我们一起探索人文历史遗产。

博物馆一楼主要展出了新西兰的史前风光还有进入二十世纪后新西兰人生活因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的快速变化。一楼展厅很特别的一点是有一条模仿旧风格时期的基督城商铺的小路。有裁缝铺、铁匠铺、陶瓷铺等等商店,进入商店后,我们可以一览旧时期基督城的商业风光。

二楼主要是新西兰欧式风格的穿着方面的展览,包括新郎和新娘穿的结婚礼服、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所穿的工作服,非常精致。

三楼有亚洲文化展区,展出了中国古代文物,以及一些日本和韩国的展品。除此之外,还有新西兰一些特殊的鸟类以及岩石和植物等展现新西兰自然界风光的展品。

探索人文历史遗产中的我们

坎特伯雷博物馆的旁边就是植物园,它坐落于哈格雷公园一角,毗邻雅芳河畔。植物园里万物葱郁,鲜花吐芳,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与参天大树,相映成趣。植物园里面还有一个小展厅,培养了各式珍稀植物。

植物园喷泉池

艺术中心在植物园的斜对面。艺术中心中的很多展厅都不向外界开放,我们只进入了TheGreatHall展厅。艺术中心更重要的功能还是举办一些演出或者播放电影,因此能够参观的地方不多。这次到艺术中心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

DAY6

周六Akaroa

今天是我们在新西兰度过的第一个周末,坎大研学团在Angelina的带领下一起前往Akaroa,它位于新西兰的南端,是班克斯半岛的一个具有法国风情的港口小城。这种人文风味令Akaroa原本美丽的沿海自然风光增色不少,也使得当地旅游业十分发达。我们到达后,遇见不少来自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各国慕名而来的游客。

同学们先一起在小镇上自由活动,各自游览和吃午饭。我们有幸品尝到了这里著名的fishandchips和冰激凌。随后,我们登上游船,乘船欣赏海景,期间惊喜地见到了海豚、海鸥群落和海狮。这里有着世界珍稀的体形最小的海豚——赫克特海豚。我们看到它自由的在水中穿梭,时而腾空跃出水面,仿佛在对我们热情的表达欢迎!

结语

在每天清晨与巴士司机的轻松愉快的对话中,我们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学习;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一周的生活,我们逐渐适应了新西兰的生活和节奏。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研学团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天。

编辑:李婉琼

文字:黄莉

图片: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研学团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ku.com/jxzlyy/9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