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癣菌是寄生于皮肤角质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是引起浅部真菌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原菌。真菌仅侵入已死亡的皮肤组织或其附属器(角质层,甲,毛发)。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但从临床上鉴别皮肤癣菌是困难的。通常经过人与人或动物至人传染,污染物一般不引起传染。
毛癣菌属有20余种,其中14种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感染,易侵犯人体皮肤、指甲、毛发的角蛋白组织并生长繁殖,产生数种角质溶解酶致病。接触感染,好发于夏秋季节。皮屑用10%KOH制成湿片,指甲用25%KOH或25%NaOH含5%甘油处理,也可加入5%派克墨水或氯唑黑E以增加阳性率。镜检可见透明、有隔,常有分枝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梳状、球折、螺旋或鹿角菌丝,葡萄状或梨状小分生孢子,细长薄壁大分子孢子。
絮状表皮癣菌是一种全球常见的真菌,可造成皮肤感染,如股癣、足癣、体癣、手癣和甲癣,接触性传染,尤其通过共用洗浴和健身设备传染,免疫力低下者可引起侵袭性感染。宿主可为人类、野生动物或宠物,但偏好人类。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子孢子一端为梨形,另一端为圆形。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膜孢子。
小孢子菌属对人致病的有8种,我国常见的有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感染皮肤和毛发,很少感染甲,多见于儿童,成人极为少见,是一些地方流行区少年儿童头癣的主要原因。皮屑和毛发经10%KOH处理后镜检,皮屑中有分枝断裂菌丝,毛发中呈现小孢子镶嵌的鞘包裹着发干。沙氏基中可见白色、棕黄色或黄褐色、粉末或绒毛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球拍状或结节状菌丝,卵圆形小分生孢子、厚壁梭形大分生孢子。
分离培养与鉴定:皮屑、甲屑和病发标本,先用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5分钟,NaCl冲洗3次接种沙氏基(加入0.05%氯霉素,加或不加0.05%放线菌酮)25度培养至第4周。毛癣菌属可见灰白、红、橙或棕色,表面绒毛状、粉末状或蜡状菌落。絮状表皮癣菌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可用毛发穿孔试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阳性)、脲酶试验(石膏样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阳性)和特殊营养需要试验来鉴定皮肤癣菌。
引发的疾病:1.头癣:包括黄癣、白癣和黑点癣。黄癣由许兰氏黄癣菌感染引起;白癣由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感染引起;黑点癣由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感染引起。2.体癣和股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感染引起。3.手癣、足癣和体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感染引起。
治疗:大多数皮肤感染用外用的抗真菌剂效果很好,如咪唑类(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酮康唑),环吡酮胺(ciclopirox),萘替芬或特比萘芬.耐药或广泛受累的病例需要全身性治疗。较新的系统性药物包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口服的三唑类以及特比萘芬---种第二代的丙烯胺类药物对皮肤癣菌感染有效。伊曲康唑与许多常用的处方药会产生相互作用,特比萘芬使胃排空延迟,有3%~5%的病人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味觉障碍较少发生,血液系统和肝的副作用罕见,但在用药前及用药后仍需定期查肝功能。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