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甲沟炎灰趾甲脚气,这些足部困扰
北京手足癣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剪趾甲,是人人都要做的事情,有人喜欢贴近肉剪,有人喜欢稍微留长一点,有人喜欢修剪成圆弧形……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剪趾甲,甚至有时候不小心剪伤了也并不在意,但错误的剪甲方式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

案例

奶奶帮5岁的孙子剪脚趾甲,由于眼花,不小心剪到了肉,当时并没在意,之后孩子脚趾就现红肿、发炎,继而开始发烧……

趾甲包裹在鞋袜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很容易被忽视,一拖再拖往往酿成悲剧……那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趾甲问题不容忽视呢?

1,趾甲剪过头——嵌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趾甲已经剪得很短了,但却反而往肉里长,这时候,往往痛得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严重时甚至要拔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甲生肉”,即“嵌甲”。

其实,对于大部分手指甲、脚趾甲,剪多剪少、剪坏了,过去一个月也就没啥区别,但大拇脚趾却很容易出现“嵌甲”情况。

没有了趾甲的制约,两侧皮肤皱襞会往中间长,等趾甲再长回来,发现“老巢”被占,就会往肉里长,引起疼痛、生液、化脓等症状,若细菌由破口处进入,引起感染,可导致甲沟炎。

嵌甲总让人痛不欲生,那为何嵌甲会找上门?

引起嵌甲的常见原因

除了不正确的修剪方式,以下原因也易造成嵌甲现象:

①鞋袜过紧,会增加脚部压力,很容易造成趾甲畸形,趾甲侧缘向甲沟软组织内生长。

②外伤导致甲板的撕裂。

③先天性局部畸形,如拇趾外翻,甲营养不良,厚甲症或与甲真菌病等有关。

选择相对宽松的鞋,使脚趾在鞋里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少穿高跟鞋;还有一些紧身连裤袜也容易增加脚趾压力,最好还是少穿。

正确的修甲,也能减少嵌甲的发生:

正确的修甲方式

剪趾甲时,要保证趾甲前端超过足趾的皮肤,即要有留白;且最好将趾甲修剪成平直样。

趾甲不小心剪过多是很多人常遇到的问题,那又该如何解决呢?

*用无菌的脱脂棉花塞到趾甲和肉中间,作一个缓冲,让趾甲不要插进肉里。

*用胶布固定趾甲两侧的肉,等新的趾甲长出来。

注意,脱脂棉和胶布每天都要换新,而且在此过程中要穿宽松的鞋子,并避免趾甲受到外伤。

出现嵌甲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将其抠出修剪,但是,没过多久,趾甲长出来还是会嵌进去,而且反复的修剪反而刺激甲沟组织增生、肥厚,趾甲更容易往肉里长。

2,金黄葡萄球菌——甲沟炎

甲沟炎是除灰指甲外的第二大常见指甲病,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

若手指发生甲沟炎,多是由于刺伤、撕倒刺等导致细菌感染引起;若发生在足趾,多因嵌甲、鞋子过紧使得细菌有机可趁。

1,甲沟炎的处理方法

①甲沟炎初期红肿不太明显时,一般可用碘伏等消毒液反复消毒肿痛的甲沟局部,并暴露甲沟,避免鞋子挤压触碰,炎症会慢慢消散。

3,真菌感染——脚气、灰指甲

夏季温度和湿度都相对较高,因此也是真菌感染的高发期,而最常见的因真菌导致的疾病是脚气和灰指甲。

脚气,是足癣的俗称,也被称为“香港脚”,常表现为皮下水疱、趾间糜烂、渗流滋水及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

灰指甲,是甲癣的俗名,也称“甲真菌病”,主要表现为手指甲或脚趾甲变成灰白色,甲板增厚,光泽消失、变色,或甲板被破坏等。据了解,脚趾甲的患病率是手指甲的4倍!

1,如何减少真菌感染

①脚汗多、鞋子又不透气会给真菌创造良好的繁殖环境,因此养成勤换洗鞋袜的习惯,保持脚部清洁干燥。

②真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共用拖鞋、擦脚巾、泡脚盆、指甲钳等。

预防脚气小妙招——绿茶泡脚

绿茶中含有鞣酸,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对丝状菌引起的脚气疾病较为有效,有脚臭患者也适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ku.com/jxzlyy/141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