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得了脚气,仿佛被全世界嫌弃澎湃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9237350.html
                            

炎热潮湿的夏季,温度湿度大幅升高,是霉菌生长繁殖的大好时机,不仅墙角的蘑菇开始茁长成长,我们身体的角落另一种“小蘑菇”也跃跃欲试,脚趾间开始出现小水泡,痒啊挠啊……一不小心,挠破了、发烧了,足癣引起的细菌感染就来了。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一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也会感染到对侧,当然也有始终只有一侧的。足癣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跖、足跟和足侧缘。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红肿化脓等。

许多人会认为脚气很正常,反正也根治不好,医院就诊,或者不接受治疗,亦或者随便去药店买点药膏涂涂就算了。

大家有所不知,看似一个简单的脚气,如不及时看医生,合理用药,会导致较为严重后果,如引发细菌感染,甚至继发丹毒、癣菌疹等。这时,再涂药膏往往就难以起效了,轻者影响工作学习,重者甚至影响到生命。所以,我们现在告诉大家要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脚气,防治脚气。希望大家早发现早治疗。

脚气的主要分类

01

水疱鳞屑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这一类型最常见,大家也最熟悉。

02

角化过度型(鹅掌风)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一般不太痒,冬天有皲裂时疼痛明显。这一类型大家往往会忽视,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脱皮,自行涂抹些润肤膏,感觉无效果了才来看医生。

03

浸渍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这一类型大家也比较熟悉。

脚气的治疗

关于脚气的治疗,往往要针对不同的类型来选用不同剂型的抗真菌药。

01

水疱鳞屑型

应选择霜剂和水剂(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或土槿皮酊等)

02

浸渍糜烂型

可给予粉剂(如硝酸咪康唑粉等)

03

角化过度型

可选择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溶液),必要时可采取封包治疗。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或顽固型的足癣,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

最后,大家可能还会问,“我的脚气用药后治好了,为什么过段时间又复发了呢?”原因主要有三:

1、治好后被重新感染;

2、根本没有治疗彻底,再次复发;

3、患者同时存在灰指甲(甲癣),灰指甲更难治愈,使得治愈的脚癣被感染再次出现。所以需积极治疗灰指甲,避免它成为以后的传染源。

霉菌也就是真菌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才会发作,所以我们要创造干燥的环境才能避免足癣的复发。

脚气的预防

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洗,每次洗完脚后应擦干足趾缝隙,保持足部清洁及干燥。

洗脚盆及擦脚毛巾、浴巾应分开来使用,不要和别人共用洗浴用品以免相互传染。

平时不宜久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勤换鞋袜,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易染上脚气或者加重原有的脚气。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趾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保持干燥。

少食辛辣刺激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情绪宜平稳,不宜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症状。

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贪图一时之快,不宜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细菌感染。

如患糖尿病需积极控制血糖,以免并发糖尿病足。

来源:医院

原标题:《得了脚气,仿佛被全世界嫌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nku.com/jxyx/13972.html


当前时间: